磁共振無線充電當紅 UL力爭A4WP授權實驗室

作者: 李依頻
2015 年 10 月 23 日

無線充電商機前景可期,與磁感應的充電技術相比,磁共振較具充電距離彈性和自由度,因此現今業界普遍看好其後續發展。有鑑於此,優力(UL)亦預計爭取未來A4WP在台的授權測試認可實驗室,以提供更完整的磁共振認證服務。



UL消費性事業電子科技產業部大中華區工程部總監蔡英哲表示,針對汽車無線充電發展,該公司將與汽車協會討論相關的標準和測試要求。



UL消費性事業電子科技產業部大中華區工程部總監蔡英哲表示,無線充電有磁感應和磁共振等兩種技術,目前手機多採用磁感應模式,但隨著手機功能增強,耗電情形日益嚴重,因此須要更大功率和便利的充電方式來補滿電力,而磁共振因符合上述需求,而逐漸被重視。


蔡英哲指出,目前UL的無線充電授權實驗室,除了已取得PMA在台灣的第一家實驗室,在日本也有WPC的實驗室,未來也希望能爭取到A4WP在美國/台灣設立授權實驗室,現今已和A4WP進行討論,有機會在2016下半年成立實驗室,藉以擴展該公司在磁共振無線充電的驗證能力。


另一方面值得關注的是,WPC和A4WP/PMA這兩大陣營皆已投入開發磁共振無線充電,然而究竟哪個陣營會搶先一步推出商用產品,也成為眾所關注之議題。


蔡英哲觀察,由於磁共振無線充電已成大勢所趨,令原本只發展磁感應的WPC也加入研發磁共振的腳步,但該陣營目前仍在討論磁共振的相關技術架構;而A4WP發展磁共振技術較早,旗下的技術平台亦較為先進,使其目前在磁共振無線充電的發展腳步較快。


據了解,A4WP已推出Rezence BSS 1.3版本的磁共振無線充電,可運用於手機、平板,未來的BSS 1.4版本更預計支援穿戴式裝置,但當前無論是A4WP或WPC陣營皆未有磁共振無線充電的產品進入驗證階段。


此外,蔡英哲認為,由於電動汽車(Electric Vehicle, EV)逐漸發展,所以汽車可望成為繼手機、平板和筆電之後的磁共振無線充電潛力應用,未來公共停車場或自家停車庫有機會先實現汽車無線充電,但政府和廠商也必須改善基礎建設不足的問題,才有可能加速實現此應用。


整體而言,目前磁共振無線充電的發展挑戰,除了必須面臨基礎建設不足的課題外,也須考量高功率磁共振無線充電將會有電磁波的安全疑慮。蔡英哲進一步解釋,假設人體站在高功率磁共振無線充電的發射端(Tx)與接收器(Rx)之間,將可能受到電磁波影響,但現今仍無法掌控高功率的電磁波對人體影響有多大,未來也須討論相關的安全標準制定。

標籤
相關文章

突破線圈對位/損耗桎梏 磁共振無線充電拼商用

2015 年 08 月 17 日

兼容ZigBee/NFC功能 藍牙將開創物聯網霸業

2013 年 12 月 30 日

IDT/EPC攜手研發GaN 探索無線充電/射頻新應用

2015 年 05 月 28 日

攜手獨立型晶片商 高通大啖多模無線充電商機

2014 年 08 月 13 日

WPC強攻中功率/磁共振 鞏固無線充電市場地位

2015 年 04 月 02 日

生態系統漸到位 A4WP產品明年大舉出籠

2014 年 11 月 17 日
前一篇
新雜訊消除技術加持 智慧家庭寬頻效能再升級
下一篇
慎選訊號注入變壓器 電源電路穩定性量測更精確